【“四室”联合 共研德育思政】贵州省胡晓红、范成美、刘超钱、唐长青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研讨活动“四室”联合 共研德育思政 ——贵州省胡晓红、范成美、刘超钱、唐长青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研讨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精神文明办、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妇联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扎实开展好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教育”,在安顺市、西秀区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及专家指导下,贵州省胡晓红、范成美、刘超钱、唐长青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暨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活动。 2020年6月23日,研讨活动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隆重举行。活动特邀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贵州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黎进深教授,安顺市电化教育馆罗文世馆长,西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潘敬军,西秀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肖邦运,湄潭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周兴才,安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文科教研室负责人吴有金,安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政治学科教研员尹文香,平坝区第三中学校长杨洪林,西秀区启新学校校长伍丽蓉、副书记罗双红、副校长李祥等领导专家参会指导。活动开展旨在研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关键课程的作用以及发挥各学科协同育人的功能。 本次活动由胡晓红名师工作室主办,范成美名师工作室承办,四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成员学员近80余人参会。这是一次大中小思政人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构建德育大课堂,提升育人实效性的交流研讨盛会。 活动内容如下: 【活动一:示范课展示•观摩】 由四个名师工作室推选的八位老师分别从道德与法制、语文、英语、音乐四个学科进行学科渗透德育示范课展示。 1.语文学科:由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的何梅老师执教课题为《土地的誓言》一课。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国土沦丧之痛、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何梅老师通过带着同学们一起深入到课文中去寻找重点字、词、句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表达,主动回答,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在师生互动中层层深入。最后通过观看何梅老师精心制作的《如何铭记历史》的两个短视频,让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又进一步升华。在老师的引导下,启新学校七(1)班的同学们积极表达了自己的这份“土地的誓言”:“要爱护环境”“要关心弱小”“要爱护公物” “要好好读书”“要好好锻炼,要有保护国家的力量”…… 2.语文学科:由西秀区启新学校伍丽蓉老师执教《说明文阅读技巧》一课。 伍老师以2019贵阳适应性考试卷中阅读理解为例,回顾说明文知识及考点解读。伍老师通过给学生讲解语文说明文的考点、难点、考查的题型,用具体的示例指导学生,归纳答题技巧,培养学生审题、解题的能力,让学生收获很多,更加明确了说明文阅读的应答对策。最后通过阅读理解选文《书法艺术和盆景艺术》《筷子春秋》,在掌握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的同时,师生共同学习提升艺术鉴赏能力,了解“筷子”的由来和演变,激发新时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3.英语学科:由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王琳老师执教《构词法》(前后词缀法)一课。 4.音乐学科:由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刘青老师执教《花香飘来时 浓浓思乡情——茉莉花赏析》一课。 刘老师用谜语导入课堂,同时播放音乐、穿插游戏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通过请同学们清唱、记歌词找关键词、学舞蹈、上台表演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刘老师还介绍了各地区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其中安顺屯堡文化中屯堡人为寄托思乡之情改编传唱的《茉莉花》,让孩子们在了解歌曲本身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以及家乡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自然而然的实现了美育和德育目标。 5.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需要法律》《家的意味》《依法履行义务》《中华文化根》这四节示范课分别由西秀区蔡官初级中学胡敏老师、西秀区旧州初级中学鲁宏璞老师、关岭县第三中学陈肖荧老师、西秀区塘官学校赵宁老师执教。 (胡敏老师课堂) (陈肖荧老师课堂) (鲁宏璞老师课堂) (赵宁老师课堂) 四位老师课题不同,执教风格各异,尽管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特色,但是都注重选用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事例进行课堂导入,注重对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的情感融入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做一个懂法、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活动二:交流•评课】 在评课环节,首先由执教示范课的八位老师分别进行说课展示,并作教学反思,其次由参会的四个名师工作室成员、学员老师对所观摩的示范课做了评课交流,对示范课中老师课堂的亮点以及缺憾都分别做了分析,最后由工作室主持人胡晓红老师、范成美老师、刘超钱老师对示范课做了相应的点评,对于在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学,三位名师都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次示范课展示观摩活动,小初高三个学段四个学科的示范课,力图在课堂实践中进行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以及小初高政治学科的衔接研讨。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研究如何处理好“立德”与“树人”的关系,以及纵向的小初高衔接,关注不同学段中思政课教育的衔接性、贯通性、研究小初高学生发展规律,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 【活动三:为示范课展示教师颁发证书】 (为示范课教师颁发证书) 【活动四:专家讲座•主题交流】 ●讲座一:《移动微课极简教育技术学习分享》 特邀主讲人:罗文世(安顺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罗馆长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极简教育技术,使用移动设备制作微课,不需要拷贝,随时可以分享,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全媒体时代,极简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移动微课这一核心教育手段,能有效对被受教者进行教育。具体方式有音频微课、HS微课、图文微课、视频微课、以及其他类的微课。罗馆长的讲座给我们一线教师打开了一扇信息技术的新窗口,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并纷纷表示一定学习运用极简教育技术,钻研这些流行的小程序,合理运用到今后的的教育教学中,让极简教育技术助力课堂,增强教学活力。 ●讲座二:《书香润年华阅读伴我成长》 主讲人:唐长青(贵州省初中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唐老师分享了阅读的重要性,书香能够润泽心灵,启迪智慧,阅读对于人的思想、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在讲座中,唐老师希望老师们要鼓励和指导中小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能够汲取知识和力量,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讲座三:《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整体思路介绍》 特邀主讲人:尹文香 (安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政治教研员) 尹老师介绍了本次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修订原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同时介绍了这套教材具有生活化、辨识性、层次性、整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对于德育课程而言,初高中内容衔接比较少,但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故这套教材才特别关注思维和方法的提炼。整个教材更多强调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更加强调宪法的落实,法治内容增多了,因此老师们要注重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按照学生认知水平讲授,让学生接纳变化的过程。 ●讲座四:《安顺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开题报告) 主讲人:范成美 (贵州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特邀指导专家:黎进深(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贵州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 范老师以讲座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主持研究的课题——《安顺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开题报告,范老师的课题研究史料充分,对安顺本土红色文化做了详细阐述。范老师结合实际,谈到了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对当下安顺中小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出:将安顺本土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红色教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进行实践,有助于提高安顺初中思政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完整、有效的课程资源。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贵州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黎进深对《安顺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课题进行指导。 黎教授首先为大家列举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建国之初到后来的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安顺本土红色文化代表,通过走访、整理口传等方式 尽其所能地挖掘素材。他还强调指出:课题开展要紧跟新时代步伐,要有前瞻性,同时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此外,黎教授还强调,当前思政课教育要做到小学、初中、高中甚至高校一体化建设,环环相扣方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讲座五:《教师怎样做课题 ——以〈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以德育课程开发促教师育德能力提升实践研究〉为例》 主讲人:胡晓红 (贵州省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胡老师的讲座共四个部分:课题研究的误区、课题选择的原则、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研究结题工作。讲座中胡老师详细阐述了做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时代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师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过程中,科研形式已经从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进入课题式研究的阶段。然而,很多老师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怎样从“教书匠”转型为“研究者”,胡老师在讲座中给参会的老师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讲座在阵阵掌声中结束,通过各位专家的精彩讲述,让与会的所有教师收获满满。 【结 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如何把立德树人做到实处,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就是强调大中小学一体化。高校和基础教育聚焦思政课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是新的合作模式,如何探索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范式,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探索出相应的路径和积累更多的教育实践经验。 本次活动准备充分,内容丰富,有效提升学科专业教师的育人理念,让所有学科协同共担育人职责,同向同行,不断强化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通过省级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教研活动的形式,加强了名师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凝聚了各方力量和资源,协同创新,勇于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有效实施的策略和途径,破解新时代思政教学的挑战和难题。同时,对有效提高工作室成员与学员思政教学质量,促进工作室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未来工作室将研究方向着重于做好大中小思政课的有效衔接,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讲好中国故事,扎实开展好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最后,贵州省胡晓红、范成美、刘超钱、唐长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携全体工作室成员、学员,感谢安顺市、西秀区教育部门相关领导、专家对此次活动开展的指导,感谢西秀区启新学校对活动提供的所有支持! 文/何梅 图/工作室成员 编辑/乾冰
文章分类:
工作室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