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德育主阵地】贵州省胡晓红、白健华、范成美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活动【课堂:德育主阵地】 ——贵州省胡晓红、白健华、范成美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课堂,充分利用德育主阵地——课堂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理想情操等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不断提高教师渗透德育教学的能力,2019年12月20日——22日,贵州省高中政治胡晓红名师工作室、贵州省初中政治白健华名师工作室、贵州省初中政治范成美乡村名师工作室,在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联合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省、市名师管办及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大力支持,还特邀了安顺市教科所政治教研员尹文香老师、安顺市实验学校初中部政治学科张云菊老师、安顺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长、省作家协会会员李玉琳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主题为:立德树人目标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一、观摩不同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示范课 由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六位不同学科的老师分别展示了一节教学渗透德育示范课。 1.(左)黄蔚老师英语课:《A lively city》 2.(右)胡凤玲老师生物课:《细胞的癌变》 3.(左)吴有芳老师地理课:《全球的气候变化》 4.(右)王琳老师英语课:《All students are language teachers ——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课》 5.(左)杜娟老师地理课:《我的家乡如何发展》 6.(右)吴洁老师思政课:《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六位老师从不同学科教学内容中选取切入点渗透德育,让大家看到了不同学科在德育的高度相遇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需挖掘其他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实现学校课堂教学的全方位育人。我们在改革“思政课程”的同时,也在着力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找准关联,使非思政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如此,才能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 二、以德育人 用爱润心 贵州省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胡晓红老师为大家作题为《以德育人 用爱润心》的专题讲座。 胡晓红老师从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谈起,同时介绍了中外教育家对德育的认识,以及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发展情况。胡老师的讲座从“道德”是可“教”的吗——做“好人”的意义与价值——犯错也是一种成长—— 用爱润心,以德育人四个方面,结合自己长期的教育工作实际与大家分享了她在三尺讲台上积累的育人经验与教学成果。胡老师在讲座中不断与参会老师交流探讨,会场气氛热烈。 最后胡老师结合几个教育实践案例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出了建议:好的教学策略不只是为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是为传递德育理念,引导学生作出正确价值判断;教学设计的思路会对学生的道德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道德思维本身是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立身处世以德为本,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育的底色是用爱润心。 三、合理设计,有效教学 贵州省初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白健华老师为大家作题为《有效教学与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 白健华老师指出:有效教学是指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的教学,要通过简洁高效的方式让学生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而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从课前教学设计、课中教学实施和课后教学反思三个环节入手。 白老师着重为大家介绍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几点原则:一是要立足学科特点,尊重教学实际,关键是要尊重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二是要尊重教材,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教学设计要源于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线索而不是提供教学流程。 四、让校本课程走向德育 贵州省初中政治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范成美老师为大家作题为《开发道德与法制校本课程对留守儿童教育实施的探索》的专题讲座。 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是安顺市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城区集中安置点(彩虹社区)配套建设项目,是一所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户随迁子女入学问题而特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范成美老师非常关注乡村孩子的德育,她从西秀区启新学校实际出发,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在的学校是如何通过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构建学校德育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一所生源主要是留守儿童、精准扶贫家庭孩子学校的政治教师,范老师用真心爱意关注着这些孩子们的教育成长,在她的引领下,启新学校成功开发“小小交警进校园”、“小小法庭进校园”等道德与法制校本课程,她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围绕学校“教育让生命更美好”的教育理念,成功让校本课程走向德育。 五、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 六位不同学科示范课的授课老师以各自学科渗透德育的实践教学为例,分别与大家分享交流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与方法、收获与反思。 几位老师的教学过程都很好的渗透了德育,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主持:吴洁老师(胡晓红工作室助理) 六、集体研讨 会议最后,参会老师们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下学科渗透德育教学的实施路径和方法探究”进行交流讨论。 参会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交流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 通过交流探讨,与会老师们一致认为: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最普遍、最基础的,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汇聚成学校教育中最丰富的德育课堂特征,这将伴随学生求学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果忽视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忽视课堂基本的育人功能。 本次学科渗透德育研讨交流活动是贵州省高中政治胡晓红名师工作室、贵州省初中政治白健华名师工作室、贵州省初中政治范成美乡村名师工作室三个省级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是跨区域、跨学段、跨学科的一次德育一体化联合教学研讨。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与专家引领,在德育课程一体化视域下,研究做好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纵向衔接、开展好不同区域横向交流和学科间的相互贯通,从而探索立德树人目标下学科渗透德育教学的实施路径和方法,真正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 感谢贵州省、安顺市名师管办,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及各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贵州省胡晓红、白健华、范成美名师工作室.2019年12月 附1:贵州省初中政治白健华名师工作室简介 贵州省初中政治白健华名师工作室是贵州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第二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白健华,工作室成员为程同岭、张宏、杨凯、李国东、孔东红、周金燕(助理),其中,市级名师2人,省级乡村名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成员在省市优质课大赛中均取得过优异成绩,5名成员均主持或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室宗旨: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以团队智慧破解新课改难题,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 白健华老师简介:六盘水市第一中学正高级政治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贵州省骨干教师,六盘水市教育名师。 附2:贵州省初中道德与法治范成美乡村名师工作室简介 贵州省初中道德与法治范成美乡村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9月,研修基地为西秀区2018年异地扶贫搬迁配套教育项目的西秀区启新学校,工作室顾问分别为晁义华(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贵州省第一批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熊朝发(西秀区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六名,其中高级教师3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人,目前培训学员70余人。工作室以“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严谨治学、传承创新”为理念,以线上交流和集中研修为抓手,以“五个有”(有好课、有研究、有报告、有活动、有成果)为目标,以立足课堂、打磨课题,引领教师,成就学生,助推精准扶贫,振兴乡村教育为己任,不懈努力,做出贡献。 范成美老师简介: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副校长,中共党员,中学政治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学多次获省、市级一、二等奖,连续多年担任市区级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多次担任市区级优质课竞赛评委、高级职称评委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专家评委,多次参与编制安顺市中考样题,多次承担市区级中考备考讲座主讲教师,2017、2019年被聘为安顺市中考命题专家参与中考命题并承担命题组长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文/吴洁、乾冰 | 图/付霄、何梅 编辑:乾冰 贵州省高中政治胡晓红名师工作室 安顺市高中政治胡晓红名师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