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走】记胡晓红名师工作室2018暑假集体研修活动 2018年7月18日——19日,贵州省高中政治胡晓红名师工作室利用暑假开展了以“新思想,新课标”为主题的集体研修活动。工作室顾问、指导专家,全体成员及第六、七期跟岗学员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新思想 新课标 ——记胡晓红名师工作室2018年暑假集体研修活动 (文/曹洁 | 图/乾冰) 活动01:【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室顾问魏林老师作专题讲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了趋势,教育信息化也是对教师能力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工作室顾问魏林老师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内容以及教师要如何做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给老师做了解答。 魏老师最后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运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时,务必要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一致,服务于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贯彻与落实。 【画外音】
讲座当日,正好是魏林老师60岁的生日,怀着对教育的深爱,魏林老师冒着酷暑通过讲座给参会老师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 (工作室也为魏老师献上鲜花表达谢意,感谢他为工作室的发展所做的一切,并祝愿他生日快乐,万事如意!) 活动02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沙龙分享活动 在读书沙龙分享活动中,由工作室成员程姝娜老师为大家推荐好书:《静悄悄的革命》。本书共四个部分36个章节,包括对课堂的研究,对教学的研究,对学校组织的研究,对学习乐趣的研究,对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
程姝娜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同与会老师分享了以下两点心得:一是让各种学生的看法和想像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活动和在教室里,各种各样的意见、想法相互呼应,便会产生如同交响乐一般的教学; 二是在“学习共同体”这个学校,不仅学生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共同发展……这些新观点、新思想的学习分享,开拓了老师们的视野,通过好书推荐,引起了参会老师对教学革命的强烈共鸣。 活动03 :【课堂深处 双向渡人】——胡晓红老师作专题讲座 工作室主持人胡晓红老师为大家作题为《教师成长的密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专题讲座。胡老师主要从直面高考、素养时代教育使命、未来教育教师素养等几个方面作了精彩的讲述。 胡老师的讲座采用互动式研讨方式进行。开始,胡老师就“教育要带给学生什么?”对自己和老师们进行追问,提出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东西。在老师们讨论分析后,明晰了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胡老师接着分析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又通过提问讨论后指出教师的教育情怀、专业素养、教育艺术和创新精神是教师的四大核心素养,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最本质的特点,教师应在这四个方面进行修炼,方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优秀老师之所以成为优秀老师,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机遇使他有了内在的动力。是从什么地方获得,是一种什么情景,是一本书,还是一位长者、一位校长、还是一家媒体?”这个问题让老师们热议了很久。 最后,胡老师总结,培养老师就是要提取优秀老师成长的“基因”。 优秀不是复制拷贝别人成功的路径,优秀源于自身积累、反思,源于对教育的情怀和感悟。
活动04 :【学习新课标】——付霄老师解读新课程标准 本次集体研修的最后环节是由工作室成员付霄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2017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并展开关于新课标的学习讨论活动。 付霄老师通过PPT先介绍了新课标修改的背景的意义,接着从文本结构、编写依据、课标内容、实施需求四个方面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的变化。在讲座中,付霄老师还结合2017、2018年高考部分试题作高考试题分析导向教学策略,尤其强调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未来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交流分享中,有老师提出“活动型课堂的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付霄老师、吴洁老师和胡晓红老师、余春迎老师等分别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了回答。 通过集体学习,分析研讨新课程标准,不仅有利于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方向,更有助于教师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 结 语 】 既 然 遇 见 那就让我们集体行走 (主持人:胡晓红) 经过暑假集体研修,相信老师们都会有所感触,教育视野会更加开阔,教育理念也会深受启发。“生命是一场遇见,人来人往,最稀罕的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既然教育让我们在这小小的工作室相遇,那就让我们携手集体行走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掘出自身的潜能,在挚爱的教育事业领域里找到崭新的发展方向,遇到更好的自己。 贵州省高中政治胡晓红名师工作室 安顺市高中政治胡晓红名师工作室
文章分类:
工作室动态
|